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建设  -  学术动态  -  正文

学术动态

无从和解:为何在线平台无法取代传统媒体

发布时间:2023-04-10      点击量:

2023年4月7日下午,5822yh银河国际在行政东楼前座201会议室开展了主题为“无从和解:为何在线平台无法取代传统媒体”的涉外法学讲座。讲座主讲人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全球副教授、耶鲁大学法学院信息社会项目研究院Gilad Abiri教授,与谈人王凌光、王轩老师,会议由黄岳老师主持并全程翻译。

Gilad Abiri教授在讲座中提出了国际互联网媒体生态的蓬勃发展带来的跨国在线平台对于传统媒体在传播地域上的突破,以及其带来的挑战。数字化时代信息传播跨社会结构特征,导致了跨国在线平台用户言论自由的界限模糊。通过仇恨言论(Hate speech)展开,Gilad Abiri教授认为前数字化时代传统的本土媒体对于“因为个人或群体的身份攻击他们或对他们使用贬损或歧视性语言的交流”的界定相对固定,而数字化时代用户使用跨国在线平台的交流时,信息接收者文化背景的不同极易导致同一表述下语义的不同,提出言论自由的边界应当适应交流场域的地域文化。他向法学院师生介绍了2017年的德国《网络执行法》[NetzDG.],德国在欧洲率先对仇恨言论等违法言论立法,设立社交网络平台不法言论的投诉和处理规范并在违法内容上对接德国刑法条款。虽该法案在理论界颇具有争议性,他表示由于当今数字化时代言论传播空间的突破,言论在跨国在线平台中的保护和规制办法可以重新商榷。当今跨国在线平台用户发言发言的随意性、线上平台内容审查的具体实操规则仍由平台自律带来一系列问题,Gilad Abiri教授提倡国家应当更多地分担跨国在线平台用户言论审查的责任,为网络不良言论的“守门”,通过民主立法的方式统一对境内跨国电子平台表达自由的边界提供符合国情和本土文化的规范和保护。

王凌光老师向主讲嘉宾介绍了中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安全法》、《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等中国目前网络数据方面的法律和最新《个人信息保护法》在立法上的突破,同时对在大数据、互联网平台蓬勃发展下的用户言论的定义和保护等提供了独到的思考见解。

王轩老师就主讲嘉宾介绍的德国《网络执行法》[NetzDG.]的历史起源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提出虽德国在世界上首先提出更为具体的网络表达的法案,《网络执行法》是数年来新古典主义理论影响下美国和德国思潮相互影响的结晶,并表示仇恨言论的法律规制是世界大多数国家共同的议题,对Gilad Abiri相关论文的中译版初版做出了肯定和期待。

最后提问环节法学院学生用英语就语言交互模型ChatGPT是否可以同等视为讲座中的跨国在线平台,以及其在意大利的最新情况对主讲嘉宾进行了提问。

讲座过程中主讲嘉宾与与谈人、法学院师生互相提问交流,讲座讨论气氛热烈。本次讲座让我院师生加深了在新时代网络法制建设进程中如何发展更符合国家及本土文化、国际通行做法的互联网法律治理模式和网络法治建设的思考,开拓了国际视野。讲座后Gilad Abiri教授表示感谢5822yh银河国际的热情接待,5822yh银河国际本次涉外法学讲座取得圆满成功。

【嘉宾简介】

Gilad Abiri,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助理教授,耶鲁大学法学院信息社会项目访问学者,技术与跨国法律挑战计划联合主任。研究领域涉及法律与技术、法律与宗教、比较宪法等领域。曾任耶鲁大学法学院的法学讲师,耶鲁大学麦克米伦国际研究中心(the Macmillan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博士后研究员、纽约大学法律与哲学中心全球博士后研究员。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Gilad Abiri是谢尔人权研究学者(Schell Human Rights Fellow)和宗教、社会和政治倡议的初级研究学者。